人类恐将地球“带”回4000万年前?西伯利亚遇“八万年一遇”高温

人类恐将地球“带”回4000万年前?西伯利亚遇“八万年一遇”高温

原标题:人类恐将地球“带”回4000万年前?西伯利亚遇“八万年一遇”高温

我们可能没法直接感受到当前的气温到底比往年同期上升了多少,但是从科学记录到的数据中,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地球升温的趋势。现在地球的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的平均气温上升了1.1℃,史上最热5年出现在2015年以后,其中2016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2019年是有记录以来第二热的年份。NOAA的预测显示,2020年可能会超越2016年成为史上最热年份,虽然现在只是预测,但是很多地区已经不断出现了创纪录的高温天气,有一些地区升温的幅度可能会非常明显。

据2020年7月16日的报道,俄罗斯和欧盟 联合发布的科学报告指出,西伯利亚地区目前正出现“八万年一遇”的高温。从出现的情况来看,“八万年一遇”,足以说明当前西伯利亚地区的高温是非常罕见的,这确实是一个坏消息,值得我们重视!当然,出现8万年一遇罕见高温,只是出现在地球的局部地区,并不是说全世界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经济学人》的科学报告指出,在2020年上半年,西伯利亚地区气温比1981年至2010年期间同期高出5℃以上。前文提到,当前地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革命前上升了1.1℃左右,而西伯利亚地区的升温速度明显比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速度快得多。

此前在2020年6月20日,位于北极圈的维尔霍扬斯克市更是出现了38℃的高温,这是北极圈地区有记录以来最高的气温。研究表明,在没有我们人类的影响下,大约八万年西伯利亚地区才会出现这样罕见的高温,现在西伯利亚地区出现罕见高温的频率增加了600倍以上。从这些趋势来看,当前西伯利亚地区的气温,并不是气温上升的终点,随着气候变暖的持续,在未来出现类似的高温情况,可能会更加频繁。当然,由于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上升是全球性的,只是北极圈地区的气温上升速度更明显,在其他的地区同样会面临气温不断上升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得到控制,我们地球会越来越热,或许会变成一个高温的“火球”。

地球气温上升其实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来越多,地球温室效应越来越强。据2020年7月16日的科学报告,全球甲烷水平飙至历史新高,在过去20年内,全世界甲烷排放量增加了近10%,其中2017年全年碳排放量达到5.96亿吨。现在大气中的甲烷浓度相当于工业革命前的2.5倍。虽然我们常说气候变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有关,但是这一种甲烷气体的温室效应也不能忽视,因为它们单位温室效应是CO2的20多倍,所以甲烷气体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地球气候变暖。

我们现在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在北极的永久冻土层里,其实含有大量的甲烷。随着北极地区气温出现上升的情况,这些冻土层融化的速度就会加快,最后将大量的甲烷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的趋势,融化反过来又加快冻土层的融化,让更多甲烷释放出来。这个问题,看起来就像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所以,如何避免更多冻土层融化,确实是值得我们重视。

事实上,我们地球的环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地球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冰河世纪,也出现过类似当前的高温情况。学家在南极的西摩岛地区进行科考时,发现了首个现存蛙类化石。通过对这些化石进行了分析,得知这些化石是一种名为“头盔蛙”的青蛙,属于智利蟾科,这些化石至今已经有4000万年的时间了。研究人员指出,在南极地区发现现存科爬行动物、冷血两栖动物的化石,间接地说明了大约4000万年前,南极这些地区是比较温暖的,南极地区比较温暖,也说明了当时全球气温是比较高的。虽然这存在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但是大陆漂移一般需要上亿年时间,所以,南极地区出现现存科爬行动物的化石,大陆漂移、南极高温这两个因素都可能存在。

随着地球气温的上升,南北极的冰川会加快融化,大量的土地出来,可能会出现更复杂的生物多样性,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原本不适宜生存在严寒地区的生物。虽然这些地区出现生物多样性,看起来是一个好事情,但是背后的影响,可能是很深远的。因为大量的冰川融化以后,最终会汇入大洋中,带来的问题就是海平面上升了,最后影响到的,其实是我们人类自己。所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确实是值得我们重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留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