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灭梅西C罗+两夺美洲冠军 小国众伽值得中国效仿

连灭梅西C罗+两夺美洲冠军 小国众伽值得中国效仿

不久之前,智利足协前主席阿罗德-梅恩-尼科尔斯造访中国,并在2017中国足球高峰论坛并发表题为“智利足球之路:从青训到两次夺得美洲杯冠军”的主题演讲。其核心奥义是: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所以成功。

尼科尔斯言罢,主力构架以“80后”为主的智利亮相联合会杯,他们是本届联合会杯平均年龄最大的球队。“桑切斯们”首轮干净利落2-0完胜非洲冠军喀麦隆,第2轮1-1战平世界冠军德国,第3轮1-1战平澳大利亚顺利进入四强。

半决赛面对C罗领军的葡萄牙,智利延续了近年来大赛关键战的高水准,常规时间内0-0战平,本赛季在曼城饱受质疑的门神布拉沃在点球大战开挂,C罗甚至都没能亮相主罚,胜负就已经决定。

智利连续三年打入大赛决赛,虽说本届联合会杯最终决赛不敌德国,但场面占优的事实不能忽视,而在智利开挂的这段时间,梅西与C罗相继沦为背景肉板。一支球队能让两位当代球王连续俯首称臣,回顾足球历史似乎前所未见。

智利人口不足1800万,还没帝都多,它从来没被视为传统足球强国,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他们成为世界足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技术风格非常鲜明,这种风格的呈现是从上至下的,从空想将其变成现实,直至蓬勃发展,最终收获丰硕的果实。

故事的开篇得从1955年说起,在那一年的阿根廷美洲杯上,智利打入决赛却惜败于东道主屈居亚军。同年7月,在安第斯山脉的另一端的圣菲,贝尔萨出生,多年后他成为智利足球风格缔造者。

贝尔萨的球员生涯非常短暂,25岁就已挂靴,退役后他成为一名体育老师,执教生涯起点是在纽维尔老男孩,接下来执教过墨西哥的阿特拉斯与墨西哥美洲。1998年率萨斯菲尔德夺冠后转战欧洲担任西班牙人主帅。1998年9月,贝尔萨接替帕萨雷拉成为阿根廷国家队帅,但在2002年世界杯上意外折戟。2004年夏天,贝尔萨率阿根廷国奥问鼎奥运会冠军后辞职,其后三年淡出足坛。

空白期的这三年,贝尔萨坚持在家研习足球理念。2007年8月,贝尔萨重新出山担任智利国家队主帅,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率队重新打入世界杯决赛圈。在此之前,智利已经连续错过2002、2006两届世界杯。

萨莫拉诺与萨拉斯的“双萨时代”已经久远,智利足球需要新的领军人物,贝尔萨肩负起了这一重担,他将自己的战术思想灌输给了新一代智利球员,为球队量身打造了3-3-1-3战术体系,这是一套兼顾创造力成压迫性的打法。

2010年世界杯,以2007年世青赛季军为班底的智利跻身决赛圈,尽管16强战惜败于后来加冕圣杯的西班牙,但整场比赛都在采取对攻姿态的智利无疑给斗牛士军团制造了巨烦。“人们总在讨论,究竟是场面重要还是赢球重要,我对此并不认同,因为完全可以漂亮地赢球,我不觉得这是两难选项。”这就是贝尔萨理念的核心奥义。

贝尔萨于2011年辞去智利国家队主帅一职,智利球迷无不神伤,但对智利足球而言,蜕变之路才刚刚开启。接替贝尔萨的是博尔吉,另一位阿根廷教练,在成为智利主帅之前,他率智利豪门科洛科洛连续四年问鼎联赛冠军,而且他同样也是攻势足球的信徒,和贝尔萨一样崇尚三后卫打法。

然而,过于重攻轻守让博尔吉付出代价,世预赛连战连败让出线月,桑保利火线接替博尔吉,他与贝尔萨的执教理念一脉相承,但在某些细节方面却有区别。桑保利将贝尔萨的3-3-1-3阵型改良为3-4-3,而且会根据赛况或对手的变化随时切换为3-4-1-2或4-3-1-2。

更为重要的是,桑切斯、比达尔、哈拉、梅德尔、布拉沃、巴尔迪维亚、伊斯拉等国脚在国家队层面实现了全面升华,这批于2007年U20世青赛耀世而出的天才球员,在桑保利时代的国家队进入了职业生涯黄金期,比他们年龄稍小一些的巴尔加斯、马塞洛-迪亚兹、阿兰吉斯也都开始崭露头角。

成功打入2014年世界杯决赛圈的智利在小组赛遭遇西班牙、荷兰、澳大利亚,首仗3-1胜澳大利亚,次轮成功复仇西班牙,桑保利使用3-4-1-2阵型并将比达尔置于前腰位置堪称妙笔。然而,末轮负于荷兰却导致1/8决赛对阵东道主巴西,常规时间内两队1-1战平,智利攻势甚至优于巴西。可很遗憾,智利倒在了点球大战,硬汉梅德尔赛后流下英雄泪。

通过两届世界杯,智利所呈现出的全新足球风格让世界为之侧目。转眼间到了2015年,智利以东道主身份出战美洲杯,桑保利征召了可谓智利足球有史以来最豪华阵容,并且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等待他们征服的最后一个对手是梅西领军的阿根廷。

出征决赛的智利阵容不整,主力后卫哈拉停赛,桑保利变阵4-4-2,这是一个此前一直没有尝试的阵型,中场采取了菱形站位,马塞洛-迪亚兹的拖后后腰位置成为关键一环,而身前则是两位B2B中场比达尔与阿兰吉斯,脚法极其出色的巴尔迪维亚担任组织者,左右双锋则是桑切斯与巴尔加斯。

开赛伊始,智利球员在继续展现小巧、灵活、体能等特点的同时,在全场任何角落都对阿根廷球员采取了近乎疯狂的前场扫荡与逼抢,夺得球权后迅速施以简洁明快的反击,甚至连阿根廷门将罗梅罗都时常遭遇桑切斯、巴尔加斯的逼抢,而梅西则首度在美洲杯赛场体验了“砍梅战术”。

跟阿根廷死磕120分钟后迎来点球大战,布拉沃与桑切斯双星闪耀,前者扑出伊瓜因、巴内加的点球,后者第4刀命中,智利终于首夺美洲杯冠军。

类似的一幕一年后重现,百年美洲杯,决赛双方仍是阿根廷与智利,双方常规时间与加时赛0-0战平,智利点球大战4-2胜出完成卫冕(注:梅西赛后泪奔且在连续三届大赛决赛失利后一怒之下宣布退出国家队,但不久后梅西回心转意,选择继续为阿根廷效力,而让梅西受创最深的无疑就是这批智利名将)。

唯一的区别是,这一回率队夺冠的是皮济,亦是一名阿根廷教练,球员时代曾拿过西甲金靴并效力过里瓦尔多时代的巴萨。

从贝尔萨到博尔吉,从桑保利到皮济,四位阿根廷教练让智利足球从世界足坛的边缘舞者登上中心舞台。进阶之路上,以桑切斯、比达尔、布拉沃、伊斯拉、巴尔迪维亚、梅德尔、阿兰吉斯、巴尔加斯为首的智利足球黄金一代绽放出绚丽光彩,在世界足球史上谱写了属于自己的华美篇章。

从这个意义来说,譬如像智利这样的非传统足球强国,其成功模式值得效仿,风格必须跨越山脉,甚至国界。当然,一切的前提都得归咎于扎实的青训基础,在如今的智甲,所有球队均配备有完善的青训体系,传统三强科洛科洛(注:培养出布拉沃、桑切斯、比达尔)、天主大学、智利大学自不用说,哪怕像奥达科斯意大利人这样的非豪门球会,青训投入也能达到俱乐部总支出的30%。

对此智利足协秘书长塞巴斯蒂安曾有介绍道:“对于智利足协来说,搞联赛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优秀年轻球员找到出路,我们需要用联赛来带动整个青训产出人才,我们有一条硬性规定,联赛各俱乐部不能引进那些世界知名的大牌球星,我们是相对保护国内青年球员的。”

智利足协前主席阿罗德-梅恩-尼科尔近期亦在造访中国时表示:“我们必须要有这么一个机制,有共同的时间表,有共同的目标才行。(近年来迅速崛起)主因是世世代代留下来的遗产,在全国上下,我们对足球都非常热爱,我们有极大的热情去踢足球,不论在街上还是在球场里。”塞巴斯蒂安与阿罗德-梅恩-尼科尔的这几番话值得国内从业人士深思。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留下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