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有500多个女人生了867个子女活到80岁被称艳福不浅
原标题:伊斯梅尔:有500多个女人,生了867个子女,活到80岁被称艳福不浅
自从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全世界各地的统治阶级都以男性为主,女性一般都处于从属地位。不少地方的男性都允许拥有多个配偶,特别是旧社会的统治者,三千佳丽六宫粉黛都是自己的妃嫔,开镜若明星,熏香成薄雾的盛景让人叹为观止。
在古代中国,也有许多雄主妻妾成群,子孙满堂,比如康熙皇帝就有60多位妃子,50多个子女,可以尽享天伦之乐。惊叹之余,请将目光移往非洲西北部,那里曾经有位皇帝娶了500位妃子,妃子们为他诞下了867个后代,他就是摩洛哥的苏丹穆莱·伊斯梅尔。
摩洛哥地处地中海沿岸,是非洲的西北角,北部借助地中海的福泽,年平均气温都在10摄氏度以上,全年降水量充足,气候宜人,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摩洛哥南部虽然紧靠着撒哈拉沙漠,但是境内有一条贯穿全国的阿特拉斯山,北方袭来的干热空气不得不在这里止步,摩洛哥也因此能够远离干旱的袭扰。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让这偏居一偶的地区,成为了人类起源的温床。根据科学考察发现,早在距今40万年前,摩洛哥一带就出现了远古人类的踪迹。
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时候,摩洛哥就出现了统一的王国。公元前1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个洲的罗马帝国,罗马的历代统治者励精图治,对周边疆域充满着欲望,通过不断南征北战,罗马成为了历史上疆土最为广阔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摩洛哥此时也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然而辉煌的帝国总有陨落的时候。公元4世纪左右,罗马帝国衰微,日耳曼人异军突起,占领了许多原来属于罗马的地盘,摩洛哥的许多地区又被日耳曼人划入囊中。
一直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来到摩洛哥一带建立了国家。阿拉伯人不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民族,他们因相同的语言和宗教信仰而彼此认同,并为全世界的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阿拉伯人发现在广袤的非洲沙漠之中,还有这样一片风景宜人的绿洲。听闻这一消息后,阿拉伯人的许多分支也纷至沓来,阿拉维人也是其中一支。
阿拉维人在13世纪的时候来到摩洛哥的一处绿洲,并在这里定居了下来。他们在当地致力于农牧业和商业的发展,还修建了寺和学校,宣扬的宗教文化。
阿拉维人推行的是逊尼派思想,这个流派在宗教的众多教义之中,是影响力最为深远的。阿拉维人一系列的措施使得部落人丁兴旺,并吸引了其他的阿拉伯人加入其中,阿拉维人的领袖也因此广受人们尊敬,自称为圣裔。
当时在摩洛哥处于统治地位的,是同为阿拉伯人建立的萨阿德王朝,17世纪的时候,萨阿德王朝内患严重,阿拉维人的首领穆莱·拉希德登高一呼,组建了自己的军队,并凭借着极高的威望和过人的胆识,打败了萨阿德王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穆莱·拉希德刚刚建立王朝的时候,国内并不稳定,群雄割据一方,这些手握重兵的豪强,都对新生政权虎视眈眈。就在这个时候,拉希德在一次意外中去世了,他的兄弟穆莱·伊斯梅尔临危受命,继承了苏丹之位。
1672年穆莱·伊斯梅尔上位,当时摩洛哥内忧外患十分严重,伊斯梅尔的兄弟穆莱·哈兰,还有他的侄子窥伺王位已久,纷纷发动叛乱。摩洛哥东部的土耳其政权,也希望阿拉维王朝内讧,方便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全力支持反叛势力。
年轻气盛的伊斯梅尔丝毫不惧,联合仍然效忠自己的部落,与叛军周旋,并采取远交近攻的方式,让叛军相互猜疑。叛军内部也不是一块铁桶,彼此倾轧之间被伊斯梅尔各个击破。
伊斯梅尔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摩洛哥的内乱,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摩洛哥的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定的生活,伊斯梅尔的声望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国内形势是稳定了下来,国外形势依旧严峻。东部的土耳其人和摩洛哥摩擦不断,相互视为心腹之患,而和摩洛哥隔海相望的欧洲国家,也通过海上贸易发家,组建了当时最为先进的海上舰队,也是潜在的威胁。
为了抵御外族的入侵,伊斯梅尔征集了全国的黑人,以归顺自己的黑人军队为骨干,组建了一支黑人御用军。伊斯梅尔用教义教育这支军队,使他们更好地效忠自己。
黑人御用军平时在土地上耕种,战争时期就会摇身一变成为骁勇善战的战士,既提高了农业产量,又保证了国防安全。御用军直接听命于伊斯梅尔,成为了震慑国内心存不轨势力的中坚力量。
伊斯梅尔还允许他们结婚生育,黑人军队的后代到了10岁的时候,男性前往军队训练,女性学习家务。男性15岁的时候,就会正式进入军队,并挑选女性成为自己的妻子。
伊斯梅尔别出心裁的措施,让阿拉维王朝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兵源。他还让一些归顺的海盗组成军队,称他们为圣战者兵团,还派遣黑人御用军的精英担当要职,用来监视这些海盗部队。
伊斯梅尔手握黑人御用军和圣战者兵团,开始发动对外战争,英国土耳其等国,都败在过他的手下。当时摩洛哥和南方国家进行贸易的商道,经常遭受袭扰,商人苦不堪言。
伊斯梅尔得知后,亲率一支军队南征撒哈拉沙漠,沿途的盗贼得知他御驾亲征,争相俯首称臣,伊斯梅尔的威望在这里也得到了承认,从此摩洛哥商人穿行沙漠的时候,就和漫步在国内的街道上一样安全。
除了陆上的贸易往来,伊斯梅尔还十分重视海上的交易。摩洛哥扼守在直布罗陀海峡的一角,来往船只要想从这里进入地中海,就必须经过摩洛哥沿岸,伊斯梅尔凭借地理优势,建造了优良的港口。
欧洲国家通过摩洛哥的港口,把纺织品和武器卖给非洲,摩洛哥则把本地的特产卖到欧洲。伊斯梅尔在所有的进出口贸易中,抽取10%到25%的税率,摩洛哥的经济迅速腾飞了起来。
宗教在中世纪的西方国家里,长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教信仰是西方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梅尔是位信仰教的人,但是他的心中十分渴求知识,他喜欢召见一些基督教的神父,一同讨论神学相关的见解。
伊斯梅尔还亲自写了一本介绍教义的书,命人送给了英国国王,试图让英王改信教。伊斯梅尔身体健壮,喜欢骑着战马驰骋,年老的时候,还能翻身上马,重现壮年时候的英姿。
伊斯梅尔的励精图治,让国库十分富裕,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将王宫的门栓和餐具,都换成纯金制品。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巴黎郊外,修筑了凡尔赛宫作为自己的王宫,陈设精美,建筑风格端庄宏伟,美名传遍天下。
伊斯梅尔听说后有些不服气,就征集全国的俘虏和罪犯,在梅克内斯建造摩洛哥的凡尔赛宫。可惜伊斯梅尔去世的时候,这个雄伟的工程也没有完工,但通过梅克内斯的遗址也不难看出,这在当时也属于天下罕见的辉煌建筑。
伊斯梅尔最让人称道的,就是他美女如云的后宫。伊斯梅尔生性风流,不问肤色出身,只要容貌出众的女人,他都愿意娶为妻妾,伊斯梅尔一生拥有500多位妃嫔,867个子女,这一项记录至今没有人超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